我们将大力提升产业协同配套能力,围绕上中下游产业链的生产和应用各环节,加快引进配套企业,切实提升本地配套率,打造全国乃至全球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配套率最高的万亿级晶硅产业集群。
虽然当下光伏整个产业链产能扩张规模比较大,但上述券商人士告诉笔者,目前TOPCon、HJT等新技术路线产能实际落地规模并没有特别夸张,反倒是其他传统环节如硅料、硅片、组件以及辅材产业链确实比较过剩。早前吕锦标接受采访时就曾提到,今年硅料并未明显过剩,一些新进入的企业提产速度不及预期,预计总产量约150万吨(折合约600GW),真正的过剩将发生在明年,尤其是一季度。
在飞速发展的趋势下,光伏行业正面临着扩产与产能过剩的双重挑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专家组副主任吕锦标表示,现在的产能过剩或者内卷,对于一线、头部或者排名靠前的企业来说并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反而可能是二线企业压力会非常大。2024年半年的时间,甚至全年的时间,多晶硅都会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如今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究竟指的是什么?产能过剩又该怎么看待?现阶段的产能过剩到底该不该担忧呢?不扩产就会落下?如今产能过剩几乎已经是光伏行业的共识。其实不管怎样,产能过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带来光伏行业的重新洗牌,促使光伏行业从产能为王回归技术为王。
他甚至直言,今后两三年,会有超过一半的企业被淘汰出局。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光伏制造四个主要环节即多晶硅、硅片、晶硅电池、晶硅组件,上半年产量分别超60万吨、250GW、220GW、200GW,同比增长幅度均超过60%。总之,印度近两年来对中国光伏企业的政策相当摇摆不定。
据了解,印度光伏项目中使用的光伏组件中有80%以上是从中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进口的。IBEF9月份报告但有趣的是,即使采取了这些措施,也阻止不了印度进口外来光伏产品。当然,假设常设公司并未取得利润,则不需要在印度进行纳税。据报道,印度工业和内贸促进部(DPIIT)已将这一指示通过信函方式传达到各邦政府层面。
综上,印度想要发展本土光伏制造业,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的愿望无可厚非。常设机构一般情况下是指,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的固定营业场所,包括管理场所、分支机构、办事处、工厂等。
但真的想取得长久性的发展,绝对不是靠一昧的排外就能取得成功的。从下图也可以看出,如果中国光伏企业在印度全资设立子公司会比直接以常设机构的方式开展业务,税率更低。旨在提高印度光伏市场对本土光伏组件和电池等产品的粘性,被当作是印度制造战略的一部分,从中也能看出印度发展本土制造业的决心。图:政府正在考虑放宽对来自与印度接壤国家的某些外国直接投资的审查。
而征收关税则是印度政府为了保护本土光伏制造商,避免外国产品低价占据印度光伏市场推出的策略。这一政策看似没有针对中国,但印度陆上接壤的国家就包括中国。此外,这一消息与前段时间印度其它官方性质机构发出的信号相悖。而对于在印度进行投资贸易的中国光伏企业而言,常设机构对于其在印度当地的运营来说十分重要。
为了应对中国低价光伏产品,印度政府一直以来都在通过实施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中国进口,并取消了授予中国企业的项目和合同。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光伏企业在印度本土的商业投资。
据了解,印度的此次调查将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相关交易、业务运营和市场策略等进行一系列的深入检查,通过这些来确定它们常设机构的具体位置。也就是说,印度应该在释放放松监管的信号。
2020年4月22日,印度工业和内贸促进部修订了外商直接投资(FDI)政策,规定来自与印度陆地接壤国家的所有外商直接投资都必须获得政府批准。也就是说,中国光伏企业一旦在印度境内构成常设机构,则印度方面对于该常设机构在印度当地开展业务时所取得的的利润拥有相应的征税权。据悉,印度税务机关会通过税收协定和当地法律评估外国实体在印度的纳税义务。在印度适用于2020年4月1日或以后开始的财政年度中取得的所得。关于该调查,有知情人士指出,该问题围绕常设机构的概念,因为上述中国公司在印度有员工和办事处,但计费却不在印度进行。但是截至目前,该说法并未得到印度政府的公开回应。
2023年一季度,根据印度商务部的数据,印度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仍增长了55%,总计9.266亿美元。据外媒消息,目前印度所得税部门正在对中国主流40家光伏企业进行调查,调查理由为涉嫌逃税,调查范围涵盖公司及其印度的经销商。
据悉,光伏组件价格占光伏项目总成本的60%以上,本次调查就显得极其重要。2023年10月初,根据印度媒体消息,印度政府在此收紧监管,明确禁止中国和巴基斯坦等有陆地接壤的敌对国家企业实体直接参与该国任何商业项目。
此外,在2023年初,印度政府就已经决定将已经批准的组件型号和制造商清单(ALMM)豁免两年。一边想要扶持本土制造业的发展而推出一些高关税或者进行一些针对性反倾销调查;一边又无法摆脱对中国光伏产品的依赖,前段时间还有消息称印度正在考虑将光伏组件进口税削减一半,从40%降至20%,同时寻求降低这些光伏产品的商品和服务税的办法,借此来弥补印度当地产能的不足。
据了解,印度品牌价值基金会(IBEF)的最新报告中提到:印度政府正在考虑放宽对来自与印度接壤国家的某些外国直接投资的审查。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1-2022年,印度进口了价值30亿美元的光伏组件,其中有92%的光伏组件来自中国。2022年4月起,印度开始对进口的光伏组件和电池分别征收征收40%和25%的基本关税。在中国印度贸易关系相对紧张,中国企业在印度面临严苛审查的情况下开展此次调查,明显就带有强烈的针对意味。
这也意味着,当中国光伏企业被认定为常设机构,在印度取得的利润就要按照40%的税率缴纳税款。以上税收数据来源中印双方修订原中印双边税收协定的议定书,并已于2019年6月5日生效
2023年一季度,根据印度商务部的数据,印度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仍增长了55%,总计9.266亿美元。但是截至目前,该说法并未得到印度政府的公开回应。
此外,这一消息与前段时间印度其它官方性质机构发出的信号相悖。据了解,印度的此次调查将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相关交易、业务运营和市场策略等进行一系列的深入检查,通过这些来确定它们常设机构的具体位置。
也就是说,中国光伏企业一旦在印度境内构成常设机构,则印度方面对于该常设机构在印度当地开展业务时所取得的的利润拥有相应的征税权。而征收关税则是印度政府为了保护本土光伏制造商,避免外国产品低价占据印度光伏市场推出的策略。2020年4月22日,印度工业和内贸促进部修订了外商直接投资(FDI)政策,规定来自与印度陆地接壤国家的所有外商直接投资都必须获得政府批准。在印度适用于2020年4月1日或以后开始的财政年度中取得的所得。
当然,假设常设公司并未取得利润,则不需要在印度进行纳税。在中国印度贸易关系相对紧张,中国企业在印度面临严苛审查的情况下开展此次调查,明显就带有强烈的针对意味。
2022年4月起,印度开始对进口的光伏组件和电池分别征收征收40%和25%的基本关税。据悉,印度税务机关会通过税收协定和当地法律评估外国实体在印度的纳税义务。
但真的想取得长久性的发展,绝对不是靠一昧的排外就能取得成功的。据了解,印度品牌价值基金会(IBEF)的最新报告中提到:印度政府正在考虑放宽对来自与印度接壤国家的某些外国直接投资的审查。
顶: 773踩: 3252
评论专区